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教育资料 >资治通鉴的资料,资治通鉴的资料简介

教育资料

资治通鉴的资料,资治通鉴的资料简介

2024-05-02 06:25:54 教育资料 0人已围观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资治通鉴的资料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资治通鉴的资料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资治通鉴的资料?

《资治通鉴》(常简作《通鉴》),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,共294卷,历时19年完成。

资治通鉴的资料,资治通鉴的资料简介

主要以时间为纲,事件为目,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写起,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公元959年)征淮南停笔,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。《资治通鉴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,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。

资治通鉴是什么意思?

书名的来历: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,名为《通志》,进于宋英宗。治平三年(1066年)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,至神宗元丰七年(1084年)完成,历时十九年。神宗以其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,命名为《资治通鉴》。 所以 ,资,有助于;治,治理;鉴,借鉴。 另外: 《资治通鉴》-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。 《资治通鉴》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 、刘恕、范祖禹、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。《资治通鉴》全书294卷,约300多万字。《资治通鉴》所记历史断限,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前403年),下迄后周显德六年(959年)。《资治通鉴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,历史上对《资治通鉴》的称誉,除《史记》之外,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《资治通鉴》比美。

《资治通鉴》名字的意思是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。说的通俗一点就是“借签以往发生事情的经验教训,可以对今后在治理国家的方针、政策、措施等方面都很有帮助。”其著书宗旨就是“叙国家之兴衰,著生民之休戚,使观者自择其恶得失,以为劝诫”。也就是说该书编辑的目的是为了给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借签。

该书是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和杰出的政治家司马光所编写。《资治通鉴》共有294卷,另有《目录》、《考异》各30卷,约300多万字。所记之事,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开始,直到后周显德六年(公元959年)结束,共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末年共计1362年的历史。

《资治通鉴》,其目的是"鉴前世之兴衰,考当今之行失",宋神宗赐名《资治通鉴》。 书名的意思是:“鉴于往事,资于治道”,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。 《资治通鉴》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,主编司马光原欲定名为《通志》,神宗即位后,把《通志》改名为《资治通鉴》,意思是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。

资:帮助、提供;治:管理,这里指对国家的管理;通:共同的;鉴:借鉴。

资治通鉴:(总结历史经验教训)供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通用借鉴。

《资治通鉴》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。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,下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公元959年),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。全书共294卷。

"资治通鉴"是“给所有治理国家社会的人做借鉴”的意思,其中"资"字是“供给”的意思,"通"是“全”的意思。 《资治通鉴》,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,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,共294卷,历时19年完成。主要以时间为纲,事件为目,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写起,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公元959年)征淮南停笔,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。 这1362年的兴衰更替,确实有不少值得治理国家社会的人借鉴的东西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资治通鉴的资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资治通鉴的资料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相关文章